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75.后来,我又问了这些灵人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的各种问题,先问的是他们的神性敬拜和启示。关于敬拜,他们说,各民族及其家族每三十天聚在一个地方听讲道。这时,讲道者走上稍高出地面的一个讲坛,教导他们带来生活良善的神性真理。关于启示,他们说,启示发生在清晨,就在他们半睡半醒之间;那时,他们仍享有未被身体感官和世俗事物所打断的内在之光。在这种时候,他们从天堂听见天使谈论神性真理,以及如何照之生活。当他们完全醒来时,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天使站在他们床边,然后突然从他们的视线消失。他们由此知道他们所听到的话来自天堂。他们以这种方式区分神性异象和非神性异象,因为在非神性异象中是看不到天使出现的。他们补充说,他们的讲道人便以这种方式经历启示,其他人有时也经历这种启示。
1430.“出哈兰的时候”表示主正在经历的模糊状态,该状态和人的童年状态一样。这从前一章“哈兰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他拉和亚伯兰首先来到的地方就是哈兰,亚伯兰的父亲他拉也死在哈兰(创世记11:31-32);也可从下文清楚看出来,那里提到雅各到了哈兰,就是拉班居住的地方(创世记27:43; 28:10; 29:4;3612, 3691节)。哈兰是一个盛行外在敬拜的地区;事实上,就他拉、亚伯兰和拉班而言,这就是偶像崇拜。但内在意义并不具有出现在外在意义中的含义,只有这个含义,即:存在某种模糊。当人从外在意义转向内在意义时,偶像崇拜的概念就不再保留,而是被抹掉,正如一提到山,神圣之爱的概念就会出现一样(参看795节);当人从外在意义转向内在意义时,山的概念首先消失,只保留高的概念,高代表神圣。其它一切情形也是如此。
874.此处描述了试探之后该教会成员重生的第一个状态,这种状态在所有正在重生的人当中是很常见的,也就是说,他们以为他们从自己实行良善、思想真理,或说他们自己是他们所行的良善和所思的真理的源头。由于他们仍处在极大的模糊之中,所以主也让他们坚持这种观点。不过,只要他们坚持这种错误观点,他们所行的一切良善和所思的一切真理都不是信之良善和真理。事实上,凡人凭自己所行的,都不可能是善的,因为它来自他自己,也就是来自一个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。良善不可能从这种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发出,因为这个人总是思想自己的功德和公义;有些人甚至走得更远,与自己相比看不起其他人,如主在路加福音中(18:9-14)所教导的;其他人则以其它方式犯错。人的私欲就这样混杂,以至于外面看上去是好的,而里面却是污秽。因此,人在这种状态下所行的良善并非信之良善。这同样适用于他所思想的真理,因为尽管他所想的可能是完美的真理,但只要自我是它的源头,即便它本身是信之真理,他仍没有信之良善在自己里面。一切真理若要成为信之真理,都必须从主拥有信之良善在里面。只有这样,它们才能成为良善和真理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